第五卷 第十六章 大快人心(1 / 2)

飞花剑雨录 知行思涵 2259 字 2020-05-10

直到杨鼎到了陈府门口,看到满门白联,听到满院哭声,才相信方才这些街坊所言非虚。

可怜一代大侠陈舍,习武成痴,不教子孙,终究落得个亲子杀戮,不明不白死去的凄惨下场。

虽然此事还未问个究竟,但是杨鼎的急性子已经上了来,一怒之下,闯进陈府,陈府内大门紧闭,一帮家丁持棍而来,十二子尽皆出动,杨鼎才下了定论,这陈舍,定是死于自己亲儿子的手里!

果不然,这十二子无半点悲情,反而有些幸灾乐祸。

“杨鼎啊杨鼎,你身无大刀,怎敢进我这陈府?”老大嘲讽道“昨日不是还在老爷子身后头威风凛凛吗?今日便让你看看我这陈府的手段!”

杨戴仰天大笑,在场的人或多或少都有心虚,加上其大名,都不敢上前。ii

杨鼎怒目而视,比前日,眼神更加坚定“原本你们也算世家,大富大贵,地位尊荣,样样不会少。为何,要行牲畜不如的事情,你们以后如何去面对陈家列祖列宗?”

“等杀了你后,我们兄弟几个便安心敛财,家大业大,人多势众,还怕祖宗基业不行吗?”

可怜这十二子,迷了心智,至死不知悔改。

那一战,陈府上下,参战的男子,或多或少,身上都留了伤,而杨鼎也在赤手空拳的情况下杀出了一条血路来。

第二日,杨鼎请来了当地兵马司统领吴旷。

这吴旷与杨鼎原本素不相识,平日里也只负责练兵屯兵,原本不管城内的事。

但是杨鼎知道,这十二少盘踞多年没有出事,肯定与这城内官员也有关。ii

不得已,杨鼎才惊动了这吴旷。

吴旷也是习武之人,听得杨鼎大名,当即决定与他共同带兵入城。

第二日,三千甲士进城,吴旷首当其冲,城内无人敢拦。

直到这三千甲士包围陈府,当地知府前来解围,却被吴旷一声令下抓了起来。

吴旷对杨鼎说道“杨大侠,你名声在外,我信得过你。这知府相必也是同流合污之辈,与这些逆子脱不了关系。不过我怕夜长梦多,你们江湖的事,还是用江湖的手段来解决比较好。”

杨鼎意味深长地拍了拍吴旷的肩膀,提着他的大刀,进了陈府。

这大刀,也是吴旷连夜赎回的。

及至日落时分,杨鼎满身是血,,拖着疲惫的身躯出了大门,大刀上都生了两个缺口。ii

陈府上下,从十二少到小厮,无一活口。

至那以后,江湖上少了一个刀侠杨鼎,多了一个杀人犯。

而吴旷,也因为私自带兵进城,被发配边疆,前途尽毁。

知道德宗逝,明宗即位,这十二子的罪行公诸天下,杨鼎才不用再隐姓埋名,而最可惜的还是那吴旷,只此没了消息。

故事到此结束,杨风讲完,肖在民也唏嘘不已。

这个故事这么大,为何自己在宫中从未听过。

杨风解释道“这个故事其实在历史上,并不被正史所记,乃是说书人传下来的。大刀杨鼎,倒是个人物,名留青史。太子爷,你可知为何这个故事能如此广泛地传于民间?”ii

肖在民皱眉“历史上江湖的大事也不少,这件事虽然挺惊人心,却也毫无特别之处,却是为何?”

杨风道“太子爷有所不知,这故事虽长,但是前面的都是铺垫,故事的深意,在最后这段。”

肖在民来了兴致“哦?”

杨风接着问道“太子爷可知,为何最后杨鼎要请来吴旷,为何杨鼎要在吴旷的支持下血刃陈府这几个不孝子,又为何二人最后下场悲凉,直到明宗时期才草草翻案?”

肖在民心底有些起伏,他大抵知道杨风要说些什么。

杨风接着道“一切都在于,杨鼎看到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