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堂课(2 / 3)

梁月 关山渡 4755 字 2020-12-03

只是臭皮囊,肉身只是一个修行心性的载体,只是渡过苦海的宝筏,因为心性和精神只有承载在肉体上才能悟道。

通过修行或者顿悟,可以息除烦恼业因,灭掉生死苦果,永不再受生死轮回,达到安乐无为、解脱自在的境界,称为涅槃。

但大部分人都坚持认为,肉身才是最主要的,可以通过肉体修炼飞升仙界,从而长生不死。其曰,人之生,自父母交会而二气相合,即精血为胎胞,于太初之后而有太质。阴承阳生,气随胎化,三百日形圆。灵光入体,与母分离。自太素之后已有升降,而长黄芽。五千日气足,其数自满八十一丈。方当十五,乃曰童男。是时阴中阳半,可比东日之光。过此以往,走失元阳,耗散真气,气弱则病、老、死、绝矣。平生愚昧,自损灵光,一世凶顽,时除寿数。所以来生而身有等殊,寿有长短。既生复灭,既灭复生。转转不悟而世世堕落,则失身于异类,透灵于别壳。至真之根性不复于人,傍道轮回,永无解脱。所以需要修持自身,得道飞升。

那一次的道统之争,便有了后来的佛宗,也就是现在梁国西陲荒漠之中的大佛寺。

二百年前,道宗又起了术剑之争。剑宗一脉认为应当以剑道为主,道术为辅,则可以所向披靡,天下无可不破;道宗一脉则认为应当以道术为主,剑道为辅,则内可韵神,外可显刚。就因为这一个争议,所以通过切磋比试进行论道,初一开始还比的较为和气,后来越打越上火,最后就演变成了裸的仇杀。但是最终通过论道也得出一个结论,剑宗成长虽快,但后继无力,容易滋生心魔邪气;道宗成长较慢但是却有后劲,一旦成才往往道压当代。从表面上看,论道的结果是道宗胜利,所以就有了后来的道宗分裂,分为道宗、剑宗两个流派。

其后数十年,道、剑二宗争斗不断,死伤无数。后来,道宗出了几位不世出的人杰,彻底压制了剑宗,以至于到了今日,剑宗式微,几乎要被灭宗,只留有宗主皇甫轩苟延残喘于世,终日惶惶不安。

孟然静静地听着,不时抓耳挠腮、不时惊叹神奇,对神洲大陆上发生的事情更是痴迷不已,想要听更多的内容。

看着眼神充满渴望的孟然,齐先生温和地问道“然儿,你有什么问题吗?”

“先生,弟子还想听,请先生继续讲吧。”孟然看着齐先生,满是紧张的样子,认真地说道。

齐先生踱了几步,缓缓开口说道“神州初定,神圣离开神州之后,禹神之子夏启建立了夏朝,是为神洲大陆上的第一个王朝。”

夏传十数世后,夏帝发逝后,其子桀继位。桀善武,《夏书》记载桀“手搏豺狼,足追四马”。桀在位期间,夏国与边陲部落的关系日益破裂。给夏国上贡的部落不断减少,桀因此常常讨伐不顺从自己旨意的部落。古文献中说桀贪色,他在击败某个部落后会从部落中挑选出钟爱的女子作为妃子。桀的屡次征伐也惹怒了所有的边陲部族,有缗氏因不服从桀而被灭族。

在这一时期,商氏部族也兴旺了起来。夏帝桀又因商氏部族不服的借口讨伐商首领汤并败之。商汤被囚禁于夏台,随后获释。除了夏室对外关系恶化外,古文献中还提到夏帝桀在廷内用人失当。

夏帝桀只顾享乐不顾民间疾苦。传说有夏民诅咒夏帝桀早日归天,夏帝桀听闻笑说自己是天上的太阳,太阳不死,他也死不了,夏民便指着太阳,责问太阳何时破灭,情愿与之同归于尽。

后来商氏部族首领汤,利用民众仇恨夏帝桀的心理,联盟各方部落讨伐夏国。夏帝桀大怒,御驾亲征,怎奈各部族的势力强大,夏军抵挡不过,夏帝桀且战且逃。最终逃至鸣条,商汤追之,展开了大战,夏帝桀再次被击败,被汤放逐于历山,最后跑到了南巢之山,并死于该处。

至此,夏朝覆灭。夏朝,传十四世、十七君,历时四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