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曾经留得 世间功名传说(2 / 3)

汉血丹心 流年书柬 4497 字 2019-06-19

的规矩格格不入。元召的内心骄傲自大,他不会把同僚放在眼里的。这次出征又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回来,那还不得把尾巴翘到天上去啊!这让大家都感到了深深的威胁。为了以后在朝堂上不让那家伙为所欲为,必须要拧成一股强有力的力量,让他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丞相公孙弘虽然身为百官之首,但那个老家伙是个两面派,所谓“墙头草、见风倒”,只看皇帝的脸色行事。要指望着联合他一起,那老滑头肯定是不干的。不过这样也好,可以直接无视他的存在,这个有名无实的丞相,他的权威必定会更加的一天不如一天,到时候说不定皇帝陛下厌烦了,就提前撵他让位滚蛋了。

对于雁门关大胜的封赏事宜,经过有司谨慎议定,然后报请皇帝亲自御审同意后的封赏规格,此刻早已经送到了尚书台这边来。只等着他们起草以后,再送去御前过目、用印,就是正式的圣旨了。

尚书台的几位常侍是最先知道这上面内容的人。大家看过之后,不由得赞叹连声,真是令人艳羡不已啊!

遵照皇帝陛下的意思,对于这次在东征真番国和出北塞大胜匈奴的两次战争中所立下战功者,按照顶格的赏赐进行封赏。依照这个标准,朝廷各有关部门不敢怠慢,在最快的时间内,就整理评定出来了这个方案。而今呈现在世人面前,就是为了赶在得胜之师凯旋回到长安之前,把一切都准备就绪。

这份有功人员名单儿很长。每个人的名字后面,都详细的陈列了他们的功劳。包括斩杀敌人的数目,在每一仗中所起的作用和对局胜利的影响,以及各类斩获所得等,信息面而详细,力求不会有什么遗漏。因为这是关系到所有将士们荣誉的大事,是一点都马虎不得的。

不管是代为欣喜还是暗自嫉妒,大家都是聪明人,自然不会在脸上带出来。微微谈论几句,也都是祝贺的语气。

“呵呵!诸位看到没有,黑鹰军这次可是大放异彩啊!这些重赏人员中,他们就占了一大部分。而拟待封候的十二人,更是有七个人出自黑鹰军诸校尉!这可真是振奋军心啊!”

东方朔笑眯眯的看完之后,不动声色的感叹了一句。虽然还没有正式的写在圣旨上,但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意外,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心底却早已经在替他们欢喜了。

“是啊、是啊!大汉已经好久没有这样的盛事发生了。上一次大批的封赏功臣还要追溯到先皇景帝时,当时平定七国之乱,也曾经有数位勇将和谋臣同时封候,被传为佳话。小子那时年幼只是听闻,却不曾想今日亲眼所见,实在是有幸!哈哈!”

最年轻的严安与终军、司马相如交情深厚,当年同时与元召相识在长乐塬上,从那时起就已经结为至交。如今斯人功勋盖世,他心中自然比谁都高兴。

已经提笔在一边预先替皇帝草拟诏书副本的严助也随着笑了笑,却假装在雕琢词句而没有说话。他第一眼看清上面的内容时,就早已经觉得口中苦涩、五味杂陈了。

朱买臣是最晚一个进入尚书台担任常侍的,他是皇帝亲自提拔赏识的人。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行事干脆,手腕果决。皇帝刘彻也正是看中了他的这一点,所以才得到了特别的赏识。走到近前来时,他的嘴里啧啧有声,眼神热切。

“啧啧啧!真是了不起。这开疆扩土的功劳,就算是赏赐再丰厚,天下臣民也只会有拍手称赞的份儿!尤其是长乐侯,即便是被皇帝再钦赐一个国侯,也是名副其实的,一点儿都不过分。先前咱们的皇帝陛下不是还起过封王的念头嘛……呵呵!现在估计很多人和我们一样很好奇,这位小侯爷的第二个侯爷封爵会是个什么封号呢?朱某倒是有些期待呢!”

听到他们的议论声,在外间各自忙碌的许多年轻郎官、文员们脸上也透露出期待的神情。长乐侯元召可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