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二章 第一题的原理(2 / 3)

不能问下,为何太子妃似乎对这些答案都不太满意?这些答卷上的答案,不都写得很好吗?”

在她看来,显然都觉得这些人写得很好,语句都十分通顺不说,条理似乎也都很是清晰,而且,有的答案还能让她大开眼界,尤其还能看到不少的高论。这些人的回答在苒儿看来,自然是无比高大上的。所以,她无法理解夭夭的不屑一顾,也相当正常。

见苒儿忍不住问了出来,夭夭也是停了下来,看了看她,苒儿以为自己嘴多,说错话,也是连忙请罪,夭夭却并不在意,而是回想了一番答案,这才与她说道“你想一下,若是同样把一块铁跟一锅水一同烧热,也就是控制火势的大小都一样,然后这样等烧了一段时间之后,再慢慢地等它们都冷却下来,你觉得,一炷香之后,到底是铁上面更容易凉快下来一些,还是水更容易凉快下来一些。”

面对夭夭的问题,苒儿忽然也是一顿,问题是,谁能想到这么刁钻的问题,夭夭便跟她俩说道,“你们现在去找一个釜来,釜上装满水,然后,去用柴火把水直至烧开,把水倒出来,另用容器装着,让釜跟水分开,然后再晾在一旁等一会,最后,等时候差不多了,你们再去摸摸釜底,还有那些热水,看看那个要更快凉下来。看着我做什么,现在就去。”

苒儿得了夭夭的话,立刻便去尝试了,大概过了半个时辰以后,两人终于是得到了答案,当那些水还很温很温的时候,苒儿那釜底,却已经变得更凉。

“如何?”夭夭接下来便问道。

“是釜底的要凉得更快。”苒儿立刻便回道。

夭夭听得她的话,也是点了点头。虽说这实验并不能说十分严谨,但其实也可以说明一定的道理了,她接着说道“这就是考卷上第一道题的答案。”

“?”

不单单苒儿,秋儿也不明白。

见两人都歪着头,一脸疑惑的样子,她便说道“在这个世界上,每一种事物,都会对应着许许多多的特性,比如说,这个釜跟釜中的水,都吸收相同的热量,甚至,这釜底还是直接被烧的那个,但是为何最终,这釜底却比那些烧热的水,还要凉得更快?这叫物体的比热容!”

“比热容?”

“没错!比热容的意思通俗地说,就是指某一样物体,冷热升降的快慢。而这第一道题目,要考的,就是这个!”

见苒儿、秋儿两人似乎还是不太懂的样子,夭夭接下来也是一步步地解释道“首先,我问你们,‘雾’是如何产生的?”

两人又是一脸懵逼。

夭夭只好提示她们道“你们可以想想冬天的时候,若是到了很冷很冷的天气,你们呵一口气出来,就会变成白色的雾,即便是肉眼都能够看见。”

两人回想了下,似乎的确是那样。

“所以,雾的形成条件,是你们口中的热气,遇到外面的冷气,两者冲撞,因此,这才成了雾。”

夭夭几乎没有停顿,“那在秋季无风或微风的清晨,湖面上方为什么常常会有有一层厚厚的“水雾”?现在,你们该明白了吧?”

“难道是因为湖里的水很暖,而遇上了湖面上的冷气?”

“于是……这一暖一热便接触到了一起,所以这才形成了我们所能看到的雾?”

苒儿仿佛一点即通。

“没错!正是这样!这就是第一道题的正确答案!”

“可是……”

秋儿却仿佛还有疑问,她不由得问道,“可呼出来的气,跟湖面的水应该还是不同的吧?”

她如此说道。

“呼出来的气是流动的,而湖面上的水,却是静止的。”

她似乎还是没有想通,这隔着还有一段距离呢,这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关键是,湖面上的雾应该都是飘起来的吧。

见她如此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