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四章 大宋之董卓成长日记(2 / 3)

王跃部下一样,只要都能达到西军普通水平,他也不至于落到如今这地步啊!

理论上他有百万大军,府界,河北,西北这些禁军加起来,不说一百万,七八十万是有的,哪怕账面上的七八十万,可事实却是他连外城的那些刁民都无可奈何,王跃两万骑兵南下,他就得屈膝投降,一想起来他就有一种发愤欲狂想骂娘的冲动。

实际上这时候不仅仅是禁军,包括朝廷都在迅速瘦身。

这个也很简单,首先大批官员逃跑了,无论是逃回家还是找大画家,反正赵桓这里是不用管他们了,不可缺少的职位重新任命个亲信,可有可无尤其是完全可以取消的虚职就干脆不再继续任命,甚至就连那些没有逃跑的里面,那些完全没用的官职都开始找借口罢官,或者干脆不发工资……

受不了可以走啊!

反正这又不是赵桓的责任,他爹把漕运霸占了,他就剩下京东京西和京畿这几处的赋税,河北,河东,陕西的得供应军队,就这还得他这边供应部分,让他养闲人他也没钱啊!

有不满你们去找太上皇,钱粮都在他那里呢!

他现在穷得叮当响,衣服破了都得用补丁,甚至连艮岳的后宫佳丽们都遣散了!

连他爹的那些奇石他都开始往外廉价出售,珍禽异兽都被他卖了。

真的。

如今华阳宫俨然杂货市场,每天都有商人被太监请过去,喜欢什么,无论是那些奇石,珍禽异兽,奇花异草,甚至包括他爹没带走的作品和收藏,各种古董器皿,总之看上了,掏钱就可以带走,连清明上河图都被中山王买去,只不过是拿欠款折价。

反正赵桓对这些东西一点兴趣都没有。

现在他就对钱感兴趣。

因为钱可以为他拉拢军队,在发不出官员工资的同时,河北,陕西,河东那些军队的军饷他可没少,甚至比他爹发的还及时,他这时候已经很清楚,朝廷衮衮诸公们保不住他,无论他爹打回来还是王跃想篡位,衮衮诸公们都不会给他任何保护。但相反那几个大军头可以,种师道,姚古,折可求这些人可以,他们手下的军队至少可以让王跃在篡位之前三思一下。

所以现在的赵桓,就是全力拉拢这些军头们。

以刘錡兄弟为亲信,让刘锡主持枢密院,然后把河北军权给种师道,河东军权给折可求,陕西军权给姚古,他们都是宣抚使,带枢密头衔,事实上掌握三地军队的真正控制权。

文官已经管不了他们了。

虽然仍旧不能说是军阀,毕竟文官掌握后勤,掌握地方行政权,但却已经无权干涉军队。

至于他们的不满……

不满呗!

他们又能如何?

张孝纯倒是对于折可求十分不满,不断上奏告折可求黑状,但仍旧没能阻挡住折可求把他儿子张灏踢出军队。

他儿子就是原本历史上坐视种师中战死的两路宋军之一。

“纵然真有十五万,中山王所向无敌,难道还怕这些乌合之众?”

刘韐鄙视地说道。

“刘公,我的骑兵都是辽东人,这还没过淮河就病死一堆了,再到江南还不得死光啊,所以得等入冬以后,更何况淮南皆水网,我的骑兵在天长,真州这些地方寸步难行,等到冬天结冰就好办了。”

王跃说道。

“入冬女真大举南下又如何?”

张叔夜说道。

“无妨,有北方将帅足以抵挡,攘外必先安内,女真可以缓一缓,但上皇那里必须解决!”

王跃说道。

“那朝廷钱粮怎么办?”

刘韐说道。

“这个正是我要说的,诸位,非常时期,必须采取非常措施,目前朝廷的确很困难,漕运的钱粮暂时到不了,而各处战场又都需要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