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姬晓懵了(2 / 3)

“怎么了?”

“无事,无事”

此时,小庙门前传来脚步。

两老大爷停了争闹,齐齐看过去。

“好久不见。”

门扉之前,素袍儒生笑着打招呼,道“这么多年了,你们俩还是老样子。”

说着,他将目光看向在那奋笔疾书,身形肆意的李宣。

儒生眼中感慨不已,静静的拱手等候。

此时,天上的星光已然繁盛到了极致,像是物极必反似的收缩了起来,有某种力量将其禁锢住,生生扯回去。

但文曲星好像不甘消散,忽的其中有一处地方凸起,如同大蛋生小蛋“吐”出一团星辉。

那点星辉收缩成萤火虫大小。围着李宣头顶飞了几圈,迅速的躲入他身体中不见了。

一切归于平静。

曹天负手长叹。

终究还是不到时候,但这一丝转机已经出现了,便是面前这个年轻人。

三圣聚首,无须多言,眼中闪过的道道玄机,已经将一切信息交换完毕。

这青年人,恐怕来历大得恐怖,比他们的存在还要更加久远,也许当年也依稀能见其手笔,甚至是可以横跨时间长河的存在。

“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

这位写诗,也并非单纯的写诗而已,而是自报家门,表明身份。

现在的天地,确实有九十六圣,但

不是他们。

那些圣人得位不正,只是空有头衔,却实为窃大道之贼。

那次劫数,文曲星被囚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而已,其中陨落的圣人,死去的仙神不计其数,称得上是天地大劫。

甚至连绝地天通,都是那时留下的遗患。

此言便是告诉他们,那场大劫,这位依然记在心中。

三位儒道圣贤的意念,看着李宣的背影由衷敬佩。

他们选择隐遁,万年时光也不曾磨灭的意志还留在古圣贤石林,这何尝不是意难平?

现今,文曲星虽未彻底解放,却也因为这首诗逃脱了几分灵韵,被先生尽数收走,由此可见这位正在为振兴儒道做准备。

此等布局,定是改天换地!

李宣写完了。

回过头愣了下,随后洒脱的笑道“这便是你们说的穷酸书生?还真来了啊。”

“在下唐含锦,拜见半师。”

素袍儒生心悦诚服的朝着李宣作揖。

他说完此话,整片古圣贤石林好像被清风吹拂,承认了李宣的身份。

圣贤之师!

苏泠音长着小嘴,大脑有点宕机。

原来,先生不是古圣贤的朋友,而是师父

她眼中冒出晕乎乎的小星星,整个人头重脚轻。

面前这几个平平无奇的老头,儒生,称得上是燕国的老祖宗,那老祖宗的师父,岂不是

“几篇诗文而已,没想到真的能将你唤出来。”

李宣来到桌前坐下,疑惑的看了素袍儒生几眼,道“不过你终究是来了,那便好。”

嗯儒修手段都这么神奇的吗?

说写完诗出现,嗖的一下就出来了?

不行,我一定得修儒。

他倒是没有拒绝这个被尊为半师,毕竟这些诗词可都是千古绝句,一下子送出去八首,人家恭敬点怎么了。

话说诗词对于儒修还是很有意义的,不如隐晦的提一下。

“老唐,看过这些诗词,你的儒道是否有所精进?”

李宣笑着问道。

一语双关,点出这些诗是自己写的,同时还问了对方的儒道修为。

我还他娘真是个天才。

“半师之诗,其中真意,含锦都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