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上游下游(2 / 4)

皇明天子 吾谁与归 4314 字 2020-08-25

呀。哄女孩子的本事挺大的呀,婉儿晚膳来的时候,你可得好好哄。”张嫣也就是心气不顺,被朱由检这一逗,这情绪也算是过去了。

一个基本无害的刘太妃,她张嫣犯不着跟刘太妃大动干戈。

宫里,是一个皇帝一言而决的地方,刘太妃的要求,朱由检应允了,那些勋戚扰了老人家的清净,张嫣欣然同意了上下整顿的要求,这种递话的风气为之一顿。

锦衣卫缇骑郭尚礼因为诛邪过程中表现优异,得到了一定的报酬,每个山魈的人头是二两银子,而这二两银子,经过仔细的勘合之后,以酒、肉、米的方式兑现,这已经让郭尚礼喜出望外了。

显然,在四类功劳之中,山魈和黑眚被归为了民贼。

而此时的郭尚礼,正带着缇骑们和一个道士、一个法师,出长安门,走过香山山道,奔波在妙峯山之间,他接到了田尔耕的一项任务,那就是勘测通惠河的上游,月牙泉至妙峯山山道再至香山山道的金河山道。

田尔耕敏锐的察觉到了万岁要再次疏通通惠河,而通惠河的问题,不仅仅是奸豪射利之人所阻、势要奸徒罔利所阻、无为老母的教兵,其实还有一定的自然原因,那就是西山的龙脉。

为了不破坏西山龙脉的风水,白浮泉,这个通惠河最主要的水源,会被沙河和南沙河截流,这两个河流有自己的泉眼,在西山这叫做夺水,是为了维护大明皇陵的风水修建的两座河堤,将水导向了沙河。

疏通通惠河第一件事,就是凿了这两处河堤,让月牙泉水改道通惠河,所以郭尚礼,带着缇骑勘测地形的同时,还让道士和法师来给勘测下风水之事。

在大明,拿着罗盘,替人看风水,卜葬地的人都被人称之为形家、葬士、地师。

郭尚礼出身贫苦,他对这等地师压根不了解,田尔耕倒是认识几个名人,但是这类的人多是明公们的“家人”,属于社会顶流人物,他田尔耕有时候不见得能够请得动。

所以,随便找两个小道士、法师冒充,写一篇谁都听不懂的蘸言也就糊弄过去了。

“万物归于土,生于土者,在土为气,在地为理,气之所在,理即宫焉。葬乘生气,一言而蔽,神不可知,吾知有气而已。”小道士手里拿着一块罗盘,大声的唱着号子。

道士手里指着两处堤坝继续唱道“指西山为发源,指妙峯山为过峡,至东龙山而凝结为穴,西山为龙,妙峯山为虎,龙昂而虎伏,香山为牚,白浮为案,牚欲有力,案欲有情,必如是乃延福泽,不然则否。妙惠大师以为然否?”

妙惠大师是香山碧云寺的主持,他连连点头,附和的说道“妙哉,妙哉。”

郭尚礼满脸疑惑的问道“两位地师,敢问说的是何意?”

“天机不可泄露。”

“佛曰不可说也。”

郭尚礼满脸尴尬,这就是在欺负自己读书少吗?

其实郭尚礼有些误会了,朝里的明公们读书读得很多,他们对经史子集研究的那叫一个通透,可是让他们研究这龙葬经,那也是两眼一抓瞎,比郭尚礼好不到哪里去。

说的不是那么云里雾绕的,怎么赚钱?

妙惠大师指着两处堤坝,笑着说道“我们二人的意思就是,把这两条河堤给凿了,然后让白浮泉顺着金水至积水潭,可成大明福脉,温养大明龙脉,护佑我大明万世永昌。最主要的是这堵不如疏,把水都堵在白浮泉,长陵陵寝有进水的可能。”

“敢问两位大师,何时凿开堤坝,导引白浮泉水?”郭尚礼这话听明白了,俯首问道。

妙惠大师看了一眼旁边的道士笑着说道“某以为,越快越好。”

“在凿开河堤之前,须先梳理金水河道,腐叶、淤泥、河堤都需要梳理,否则这白浮泉水溢也是会让福脉变成灾脉,缇骑大人应该知晓此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