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遇知己志同道合 拾砚台因缘邂逅(2 / 3)

散青记 徐玮艺xwy 3654 字 2020-10-01

太窝囊了……不想打仗,就往南走了。”

“别沮丧,那我是更窝囊的了,我连个文官都当不成。”

陆采诧异地看着他,又苦笑

“那我们,也算是差不多的。”

“等有空,我带你去建康玩,虽说我在那也找不到我原本的家了,不过,我可以带你去尽兴玩,别管那些细枝末节了。”

“多谢,不过……这么多天了我才想起来,你……是不是还不知道我叫什么?”

“啊……”李微惊道,又想起的确是不晓得面前这个少年姓甚名谁,“那……兄台贵姓?”

“姓陆,名采,字玄明,鲜卑姓名就不必提了。”

“我想知道。”

“……”犹豫许久,陆采说道,“步六孤旟旆。”

“哦——”李微笑着,“你们的名字也挺好听的。”

“现今都不用了。诶,你多大了?”

“梁武帝大同九年白露那天生的,今年十五了。”

“我正巧是大寒,还比你大一岁。”

“……”

“抱歉……”

“没事,以后方便开宴过生辰。”李微看向他,“不过,这么年轻就当将军了?”

“这不走了吗……”

“……哼哼,哈哈哈,你真不会聊天。”说着,李微又打了个哈欠,“自从我会喝酒了,我也就时不时犯困。这里景是漂亮,不过,这么安静,我又想睡了……”

说时迟那时快,陆采看向李微时,微已熟睡了。

既是一日过去了,玉临先生——便是兰儿,也到了建康。

不巧正是雨季,慢慢热了起来,街上又人多难走,一行人便先住进了驿馆。

走进馆内,只见

厅内群英荟萃,案边才人相会。

问道是何故,只因这阴雨。

“翠竹,”兰儿唤道,“那边是什么?怎的这么多人聚在一起?”

“我去帮您问问!”

翠竹跑到那人群中,找了一个看上去面善的,好接近的,问道

“请问,你们这是?”

“哦,外面下雨,我们把诗会搬到这里了。”那个面善的少年叫做苏墨。

“多谢!”翠竹又跑回兰儿那里,“问到了,是有个诗会,那里都是一些文人聚在一块呢!”

听得有个诗会,兰儿便前去观望。

那些文人个个衣冠楚楚,风度翩翩。可听他们作的那些诗,虽听上去辞藻华丽,但却是华而不实,徒有空壳。

兰儿自然也失了兴趣,心中怨道原以为有什么有意思的诗句,还能向他讨教讨教,真如这雨,扫了兴。

转头却见一女子,手持一画。兰儿走近一看,是一簇牡丹,虽画中仅有黑墨之色,却依然栩栩如生,好似花影映之。

“画得好,就是怎的不题字啊?”

“哦,我还不知道提什么好呢。”

那女子蓦然回首。只见那

目明若星眉似月,唇艳似花口如果。

面润如玉肤若雪,指若柔荑甲似莹。

身穿檀色玄青领上襦,搭藕色帛带系在腰间,下穿殷红间姜黄色间裙,上有忍冬环雀团纹。

“我来看看。”兰儿坐在那女子身旁,端详着那幅画。

一番思索后,兰儿言道

“苦尽才得锦簇花,不见凋零亦未绝。”

“怎么不写呢?”

“我……”那女子低头苦笑道,“我不当心,把砚台什么的落下了,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就不见了……”

“那,我帮你找找,它是什么样的?”

“那是一方澄泥砚,我差了一位朋友帮我从洛阳带回来的。上面,我特地叮嘱的,刻上‘红阑’二字。”

正是两人说话间,又一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