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本营(2 / 4)

着。

十三座占据周边高地的堡垒分散错位排布,如同一个又一个箭头指向外围,并且三两之间就能交叉封锁一条道路;每座堡垒都至少拥有十五座以上的大型炮台,厚重低矮的提醒围墙上射击口更是不计其数,仅一面就有接近上百个;堡垒外围则是一层一层的堑壕工事,结构之复杂,远远上去简直就像多层蛋糕,或者花哨华丽的香槟塔。

“这就是未来城防工事该有的样子啊。”

眺望着山脚下的大本营,卡尔忍不住感慨一声:“笨重的大型要塞,单薄的砖石城墙已经过时了,根本挡不住拥有足够炮火射程,或者强大机动力的军队;想要守护重要城市和据点,最好的办法就是构筑复杂的要塞堡垒群,用范围更广,威力更大的火炮阻遏敌人的进攻步伐。”

“没错。”安森赞同的点点头,抬手指向远处堡垒上的一个炮台:

“只要能依据地势,河流和交通道路走向,构筑起规模足够庞大的堡垒群,摆在敌人面前的选项就只剩下两个:要么放弃这个进攻方向,要么就只能驻军对峙,用一次次伤亡巨大的进攻逐步摧毁这复杂严密的防御体系——再也不可能绕开要塞,直接进攻后方不设防的乡村和城镇。”

虽然不止一次的吐槽路德维希这位老上司,但实际上他的很多军事理念都是很有可取之处的:一战定胜负的大兵团体系,提倡炮火应当集中使用,用于攻坚和大规模杀伤的观点…以及眼前这种堡垒群,而非传统城墙,或者在城市中央或者旁边修建大型要塞新型防御体系。

“可如果用城墙将堡垒群连接起来的话,岂不是更好”

一旁的莱昂弗朗索瓦也兴冲冲的加入进来:“这样不就同时兼顾了二者的共同优点,并且还能给城市内的居民提供更多的安全感,还能提供额外的防护”

对于这个问题,安森和卡尔对视了一眼,很是默契的笑了笑。

“您说的对,但……”嘴角上扬的总参谋长扭过头来:

“我们就姑且先不考虑成本的问题,单纯以护墙连接炮台,相比较其防护能力,可能反而会导致防护力度的下降。”

“哦”小莱昂眉头一挑:“愿闻其详。”

“道理很简单,只要修建了城墙,那么肯定就不能当做是纯粹的摆设,必然需要增派兵力,无形之中就削弱了要塞本身的力量。”卡尔抬起右手,指向前方的道路:

“而高耸的城墙还会限制军队的机动性,不仅是敌人的,还有你自己的军队也是一样。”

“那么如果连这部分也忽视掉,城墙本身是否能分担要塞的部分压力呢答案是也不行…只要弹药充足,城墙本身就处于炮火的覆盖范围之内,多余的防护反而会对炮击的位置和角度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等于舍本求末。”

“原来如此……”

小莱昂微微颔首:“也就是若即便是真到了临时需要一定防护的时候,在堡垒群之间挖掘堑壕,用沙袋堆砌胸墙,反而是更加合适并且成本低廉的选择”

“没错,因为炮火的威力和射程逐渐提高,单纯的城墙防御已经跟不上时代啦。”卡尔轻笑着解释道:

“未来的攻防战,堡垒群才是防御的核心;进攻方想要正面突破,就必须推平所有的外围防御,一个一个堡垒要塞全部拿下,才能长驱直入,继续向前推进。”

而那样的战斗,将成为进攻方的地狱,攻守防很可能会陷入长期的静坐对峙;一场围攻战很可能会进行半年,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速战速决的想法彻底化为持久战的噩梦。

直至某个次要战场,或者无法,无力构筑如此强大严密防御工事的方向出现决定性的转折,才有可能打破僵局。

没错,眼前这种全新的防御体系就是路德维希“大兵团战术”理论的成果,或者说副产物。

利用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