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谢谢您父亲(1 / 4)

战炮岁月 子龙路一号 5059 字 2021-05-19

九月三十日是农历八月二十四,这天是父亲四十八岁的生日,晚上“迎国庆”全连聚餐后,梁荆宜打了电话回家。

接到祝福电话的父亲很高兴,因为农历八月二十二是母亲的生日,那晚母亲守了半夜的电话,可铃声却一直未能响起。

今天他主动打电话送上祝福,令到父亲颇感意外。

在与父亲的通话中,他隐约听到母亲在电话边上发泄着“不满”。

闭上眼睛,他也能猜到母亲生气的样子肯定是故意装出来的。

母亲这么做的目的,无非就是想经常听到他的声音罢了。

父亲在电话里告诉他,今年湖北这边农村干部选举,实行“海选模式”。

也就是由本村村民选出自己心仪的村委会干部,彻底改变以前由上级推荐加指派的村干部任命制度。

父亲说,他不想再继续担任村干部了,这二十多年干下来,自己是伤天伤地伤脑筋。不仅把儿子的教育没搞好,连家庭也没经营好,简直是太失败了。

其实,在二零零零年年底的时候,他给镇里的主要领导写过辞职书,但领导一直没有批准。

父亲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在河南某地的坦克师服役四年,有着二十多年的党龄。

在梁荆宜的眼中,父亲能说会道,又懂点医术,特别是写得一手漂亮的小楷,令旁人羡慕不已。

遗憾的是,他在一九八五年和一九八六年考国家干部,连续两次都因文化课不及格,没有被录取,这使得他丢掉了进取心和追求进步的动力。

在梁荆宜的记忆里,父亲对他的管理比较宽松,尤其是在学习方面,几乎到了不过问的地步。

这也导致读书时,他的家庭作业本,经常忘记在学校,而老师放学后布置的家庭作业,常常是他第二天提前去学校抄同学的。

学习上的一塌糊涂,也直接导致这货连初中都没考上。

在一九九一年的时候,jz这边还没有完全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像小学考不上初中的学生,要么选择留级待明年再考、要么选择回家种地、要么选择出钱继续读书。

父亲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他多交了三百块钱,才让学习成绩一塌糊涂的梁荆宜可以继续学业。

三年后,准备升高中了,可梁荆宜这货却连参加中考的信心都没有。

话说一个英语经常考个位数的傻鸟,又怎敢走进考场呢?

可平时不管学习的父亲,还是没有放弃他。

为了让他有书读,父亲咬咬牙,借钱凑了三千块的赞助费,他才掂着包,气宇轩昂地迈入了新的学校,继续混他的日子。

他记得很清楚,那是准备去学校报名的前夜,他鼓起勇气对父亲说“老爸,我不想读书,读书太累了,我想出去打工挣钱。”

听完父亲当即就黑下脸来厉声警告他“你可以学习跟不上,但是你不能连在学校‘混’的勇气都没有。书是必须要读的,你能学多少是多少,这事没得商量。”

或许是父亲的这一次“黑脸警告”将梁荆宜在学习上的惰性,给扭转了一部分。

在荆州读书的那三年里,有所醒悟的他把学习知识当作是第一要务,各科成绩也能在班里面维持在中等偏上的样子。

就这样一直坚持到毕业,他算是顺利地将毕业证拿到手了。

可谁曾想到,毕业即失业。

面临找工作,他天真地以为只要有手有脚,工作应该好找,养活自己不在话下。

岂料找工作却四处碰壁,这让他的自信心,更是饱受摧残。

他灰溜溜地回到家后,天天窝在房间里生闷气,不是提笔对着纸胡写乱画,就是对着性格唯唯诺诺的母亲发脾气。

父亲见他意志消沉,再这么下去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