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比诗文?赌斗(1 / 2)

文斗。

以玄黄之气演化万物,以假乱真,甚至让对方陷入迷境。

韩啸也是在来中州路上,才知道儒道还有这般比斗之法。

这比斗只在中州流传。

因为文斗需要修出玄黄气,还要在玄黄气浓郁之地。

遍数天下,只有中州才能有那么多修出玄黄气,还无聊争斗的学子,也只有中州,才有那么浓郁的玄黄气。

“这位公子,韩师兄才到中州,还未拜过文庙,你现在提出文斗,似乎不太合适吧?”

韩啸还未出声,一旁的宁绍坤连忙开口。

虽然知道韩啸不差玄黄气,但他是昌宁学子,才到中州,身上玄黄气与此地并不相合。

此时文斗,他能调动的玄黄气很少。

这样一来,算是吃了个暗亏。

对面的苏博望听到宁绍坤的话,眉头微微一皱。

同是宗师弟子,他不愿胜之不武。

“也容易,诗词歌赋,儒道四艺,比诗一首便是。”

“的确,诗有文气自盎然,以文气定输赢。”

苏博望身边的几人鼓噪出声。

苏博望轻轻一笑道“也可。”

文气,中州之地,儒道佳作,不管诗词文章还是书画篆刻,只要能彰显儒道昌隆,就能有文气浮现。

此是天道眷顾,只中州能有。

中州文风之盛,可见一斑,看不起外来学子,也是有其道理。

比诗词?

韩啸心中轻叹。

他并不好此道。

奈何后世传承无数,耳濡目染,总能挑些佳作吧?

“师兄,这比诗词,你成吗?”

宁绍坤凑过来,低声问道。

中州不同于其他地方,若是不战,会被人瞧不起。

但宁绍坤也不知韩啸诗词水平到底如何,一时有些忐忑。

韩啸微微摇头。

宁绍坤心底一凉,却听到韩啸轻轻道“我不擅此道,不过赢他,够了。”

不擅此道,赢他够了。

此一句话轻描淡写,其中却透出无限豪情。

那些围观的宾客全都低声喝彩。

“哼,诗词文章,可不是嘴皮子厉害就可以。”

苏博望冷哼一声,摆手道“上笔墨。”

店家赶紧将准备的笔墨送上。

两边桌子空出,摆上纸笔。

“一炷香时间,作诗一首,文气盛者获胜。”

这规矩似乎已经是约定成俗,所有人都没有异议。

宁绍坤给韩啸一个你能行的眼神,缓步退到丈外。

对面也是,只留下苏博望一人站在桌前。

“见兄台一路风尘来中州,苏某略有所感,特赋诗一首。”

苏博望毫不客气的伸手提起墨笔,在纸上开始书写。

“风尘仆仆千万里,得陇望川都是空。”

他一边写一边吟,开篇一句就以都是空来讽刺韩啸。

“不如躬耕田园地,只管三餐果腹中。”

四句诗写完,苏博望抬头看韩啸还未动笔,轻笑道“韩公子若是就此回转,可将我这诗文带走。”

只配三餐果腹,没有资格来这中州扬名立万。

这是许多中州儒修对中州之外的学子的讽刺。

中州之地,文风兴盛,外地学子那点学识,还是莫要显摆的好。

“苏兄何其慷慨,苏兄这亲笔手书,可是价值万金啊。”

“不若将这手稿送我,我出一百灵石。”

见苏博望书就,那几位与他同桌之人纷纷出声。

“这位苏公子好文采啊,不过盏茶功夫就写出如此应景之作。”

“你是不知,这位苏公子可是我绍明县宗师卢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