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教育司(2 / 4)

三国之龙图天下 拾一 2532 字 2020-12-02

数理学,还有杂学科,所谓的杂学科,那就是农,公,医等等类型的学科,都发展的不错。

这就是牧景当初给鸿都门学奠基的。

不过因为蔡邕接受了鸿都门学,如今鸿都门学还是以儒学科目为主,毕竟读书出仕这观念,已经千百年流传下来了。

你说读书不是为了当官的,可能有些人都不知道,读书为了什么,鸿都门学杂学科发展的很好,但是的新概念,只是在局部流传,目前还没有办法影响全天下的读书人。

而且除了鸿都门学之外,其他的比如鹿门山学院,南中学府,汉中学府,天府学府,那都是以儒学为根基了。

所以牧景很早就有想法了,要把蔡邕的影响力从教育司给踢出去了,当然,教育司毕竟是蔡邕奠基了,想可以,做起来就难了。

如今教育司的主事,是士燮。

当初了交趾太守,交州的霸主之一,交州第一世家士家的家主,士燮虽为南越边疆之人,但是也是读书人的翘楚。

他曾经游学中原,拜明师,当年的中原大儒,颍川刘陶为师。

刘陶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陌生,但是在士林之中,只要是而立之年的人,基本上都听说过。

他是皇族出身,西汉淮南厉王刘长次子济北贞王刘勃之后。

在颍川那个学术氛围浓郁的地方,他立身之道,可不是凭借着皇族的身份,而是凭借着学识。

在《尚书》,《春秋》上的造诣,天下难比。

如果当年不是因为有人说他勾结边章,他绝食而亡,今日放眼天下,也是能和蔡邕郑玄这些大儒相提并论的学者。

这样的老师影响之下,天下人对士燮的看法自然是不一样了,虽然来自的南面荒凉之地,但是士燮不管是出身,还是学识,都是一等一的。

当初牧景杀入交州,主要是为了出海口,毕竟只有交州,才能拿到出海口,所以当初他进攻南中的时候,顺势让甘宁杀出去了。

然后安排人去说降士燮。

最后士燮举家投降,自请进入渝都,牧景对他自然要器重一些,不管是从那一个方面,他都需要表示出他的态度来了,不然日后如何还有人敢投降自己。

所以当初士燮来投,他一方面不能给士燮兵权,一方面不能让士燮返回交州,所以直接把教育司的位置给了他。

这些年,士燮在教育司做的有声有色。

第一,他也算是士林众人,而不是一个武将莽夫,第二,他当过诸侯的手段,比之蔡邕又与众不同了。

蔡邕只懂得朝堂手段,精明倒是精明,但是缺乏霸道,可士燮可是当过地方太守,当过一族之长,当过交州霸主的人,他的手段软硬适中,早已经把教育司上下,都笼络在手里面了。

士燮也是十分聪明的人,不然他也没办法走到了这一步,牧景把他放在教育司的位置,他自然需要做出点事情来让牧景看。

所以他这些年,明里暗里,都已经把教育司上上下下属于蔡邕的影响力,开始逐步的清楚。

蔡邕对教育司的掌控,已经失去了一大半了,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个原因,蔡邕一直对权力这些事情,不算是很在意。

他看到的是教育司发展的不错,比自己预期的还要好,另外就是士燮这个人,御下极严,但是对上却很温顺,对蔡邕的话,言听计从,从不反驳,这也是蔡邕没有对教育司有太多的反噬的原因。

士燮执掌教育司,倒是给了牧景一个不错的机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新政不仅仅是这一代的事情,而是未来的发展,所以他需要教育司的佩服了。

……………………

牧景不是在官衙,而是在鸿都门学的一个八角石亭上召见的士燮。

渝都南山县中的鸿都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