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曹操和孙策的会面 下 (五千字大章,两更合一!)(3 / 5)

三国之龙图天下 拾一 2046 字 2020-12-02

会如同以前那般松散的联合。

曹操此时此刻尤为高兴,对孙策也越来越看好,他沉声的道“伯符年少有为,允文允武,上马可战天下,坐堂可安太平,此非子修可比,孤年岁已不足,或还能奋战一些年月,可日后的大汉江山,还需要伯符多为扶持,方能让天下重归太平!”

“策当尽忠职守,协助伯父,辅助天子,镇压天下,平江山之乱,定万世太平!”孙策微微的拱手,真诚的说道。

这话,其实以前的孙策是说不出来了。

只是现在的孙策,早已经不是那个匍匐在父亲的庇护之下的小霸王了,不可以快意恩仇,做什么事情,都要审时度势。

一些说不出来的话,张口就能说出来。

这就是孙策在孙坚战死之后的成长。

“好!好!好!”

曹操高兴,一连三个好,对孙策越发的满意,酒劲上来了,直接问“伯符,天下动乱,内有诸侯为患,外有明贼作乱,吾等当如何是好?”

“魏王坐镇朝堂之上,稳天下之安,吾当亲自率万军,效命朝廷,平乱天下,马革裹尸,又何妨也!”孙策接下这话题,直接义正言辞的说道。

“若战明贼,吾等当倾尽全力而战,战死亦为荣誉!”

曹操叹气“可河北的周王,乃我大汉之王,天子亲封,祖上更是四世三公之袁氏一族,多年来对大汉有功勋,若他动乱河北,毁我大汉江山,吾又该如何应对?”

非假惺惺之问。

乃是有意图的。

河北和中原大战,已势在必行了,孙策若坚定站在朝廷之上,那自然最好,可孙策若有其他的盼望,那必然会保存袁绍。

这可不是曹操愿意看到的。

“攘外必须安内!”

孙策却毫不犹豫的说道“此乃关乎汉室只存亡,岂能有妇人之仁,若河北反叛,本王当率江东儿郎,北上平叛,为朝廷扫平隐患,方可一致对外,荡平明贼之祸,还天下一个郎朗强坤,太平盛世!”

这是表志向。

他在告诉曹操,江东绝对支持打河北。

不管是他,还是刘备,都可以不和曹操争锋相对,但是袁绍肯定不行,此乃绝对不甘于后的人,哪怕这一刻他臣服了,日后也会动乱。

为汉室内部之安稳,河北必须平下来了。

不然他们没办法团结一致,也没办法对抗如同朝阳一般,光彩夺目,强大而让人有些心悸的大明朝廷。

这从来都不是一个选择题。

早在他进入许都,就已经做好这方面的准备,若平河北,江东也是可以出兵的,作为诚意,哪怕江东军被当成靶子,战死在北境,也在所不惜。

诸侯之间,从无信任,若想联合,必有让步之人。

这个让步之人,就是孙策。

曹操和刘备都有路选,而江东,早已无路可走,当江东最赖以为荣的江东水军兵败在家门口的时候。

江东的荣誉就过去了。

如今更多的是苟延残喘。

明军能把江东严密的水域防守战线直接撕开,就代表,他们随时有能力收拾江东。

这时候江东如果继续独立独行,那么第一个兵败明军,被荡平之疆域,就是江东了。

所以孙策才会冒险进入了许都,才会想要投靠朝廷。

既然已经让步了,就让一个彻底,不然太过于做作,反而让他前面所做的一切准备都会付之东流。

“伯符有此之心,孤心有欣慰!”曹操这一刻才可以真正的肯定下来了,孙伯符是真心的要投靠朝廷,而不是做样子而已。

是不是真心的,这可不一样的概念。

在面子上,江东还是独立的,吴国还是吴国,朝政方面,哪怕朝廷也插不上手,但是孙策的态度,已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