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建猪场(1 / 2)

医门出贵女 雪海风寒 2277 字 2021-06-02

现在市面上的猪,都是黑猪或者还没驯化的野猪。

赵滟凝记得,现代人吃的猪肉,基本上都是从国外引进的白猪,和其杂交品种。

真要说起来,如果是同种条件下养殖的话,黑猪和白猪的肉质差别并不会太大。甚至黑猪因为生长周期长,肉质会更细嫩,口感也更好。

就是可能……呃,土腥味会大一些。

但是黑猪的生长缓慢,繁殖能力也差,付出同等的心血,白猪的回报率是远大于黑猪的。

但是现在出海去寻找白猪,也不太现实。

当下的航海技术还不成熟,别说她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就算她乐意冒险,这一走,少说也得三年五载,海上条件那么辛苦,她图啥?

不过她倒是可以想办法提高一下黑猪的……嗯,性趣和繁殖率。

因为养猪的人家不多,整个鹿山县也就那么几家。

赵滟凝雇了几个村民帮忙收拾屋子后,便请村正张大富带着她去了其中最大的一个养殖户家中,买回来了5只小猪仔——1只小公猪,4只小母猪。

原本她是想多买一些的,但人家不愿意卖。

没办法,黑猪实在是太不能生了。卖给她5只后,他们自己家里也才剩了十来只。全卖给她了,他们自己干嘛去?

5只就5只吧,少是少了点,但好歹能先将养猪场搞起来。

大不了明天再一家一家地去问,多出几个钱,总有愿意卖的吧!

猪仔是用邱大娘的驴车拉回来的,恶臭熏天。赵滟凝不想跟猪待在一个车厢里,就和景元、张大富在后面慢慢走着。

十几公里的路,足足走了三个多小时。

赵滟凝算是见识了,什么叫做“地广人稀”。

两个村庄之间,相隔十几公里,中间的地段那叫一个荒无人烟。

他们离开村子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了,这一路,是举着火把回来的。

好在充州一带,松树比较常见,利用松脂做个火把还是挺简单的。

张大富举着火把走在前面,赵滟凝带着景元跟在后面,还顺便采了一些野菜和药草。

看着用藤条现编的篮子里面,那瘦不拉几的野菜和药草,赵滟凝就犯愁。

一个月的时间,米面的价格又涨了接近一成;刚刚他们去的那个庄子里,村民家里也几乎没多少余粮。

照这样下去,粮食危机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很可能会这个冬天,就小规模地爆发动乱。

还是得早做打算才行。

东篱别院也要尽早修缮,加高院墙,以防局势进一步恶化的时候,他们还有个栖身的地方,不至于被动地困守城中,等着皇帝和朝廷来赈灾。

丰富的追剧经验告诉她,每到朝廷要赈灾的时候,必定国库空虚。

那赈灾的银子哪里来呢?

还不是掏空富商们的家底,最后经过官员们的层层剥削,到了灾民手上的时候,也就剩一点发霉的或者是掺了石子的烂谷子?

赵滟凝既不想做被强行逼捐的富商,更不想做等着领救济粮的灾民,所以经营好“东篱别院”,就是她给自己和家人留的退路。

好不容易回到十里庄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八点了。没有夜生活的古人们,这个时候早就吃完了饭,洗漱完毕,进入了梦乡。

一片黑暗中,只有张大富家里还亮着灯——徐金花带着全家等他们回来吃饭。

邱大娘赶着驴车提前回来的,所以早早地带了信过来,大概算准了他们到达的时间,所以赵滟凝和张大富一同进门的时候,饭菜刚刚做好。

这非年非节的,徐金花张罗了一大桌子的菜,足足十二道,有鱼有肉,色香味俱全,张大富都有点受宠若惊了。

被勒令不得靠近的小孩们,都伸长了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