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衙内琐事(2 / 4)

的引领下,走进了杂工所正房西间。

就见里面次第摆着七张书案,六张两两相对,一张独自安置于于西北角。

栓柱径自领着贾芸来到西北角的书桌前,对着起身相迎的张诚拱手一礼,笑道“张先生,小的给您介绍介绍,这位是荣国府五房的芸二爷;芸二爷,这位是张玉言张诚字玉言张先生,早年曾当过皇庄庄头,如今被大人聘来做师爷。”

听了彼此的来历背景,两人各自忙又都郑重了些,拱手作揖道

“张前辈。”

“芸二爷。”

听到这一声‘张前辈’时,张诚心下登时有了明悟,心知这贾芸必是东翁寻来的新师爷,且瞧他这年岁出身,多半是来制衡监督自己的。

不过这也是官场常例,似焦顺这般手握实权的,自然不可能放心,把所有事情都交给一个人打理。

故此张诚倒也并未因此不快。

而贾芸听他称呼‘芸二爷’,忙谦笑道“什么爷不爷的,小子不过是顶着祖上虚名的破落户罢了,前辈称呼我一声芸哥儿就成。”

说着,又郑重一礼道“小子不过是浪荡无行之人,蒙大人开恩,让我来这里混口饭吃,若再能跟着张前辈有些进益,就算是贪天之幸了。”

虽听贾芸态度极为谦逊,张诚仍是一口一个芸二爷的称呼,贾芸也没在纠正什么——必将他如今初来乍到,又不曾有什么才学本事,自然也只能靠荣国府旁系的身份,扯大旗作虎皮。

两人寒暄几句过后,张诚先召集几个账房出身的书办,一一上前见过贾芸,又领着他四下转了转,熟悉了一下所内的环境。

前文不曾细表,此处略叙一二。

这杂工所北面三间正房,是两个值房当中一个大堂的格局,东间是焦顺的办公、休息的所在;西间则充作师爷和书办们的工作场所。

大堂则是焦顺平日见客、议事的所在——当然了,若所副、所丞有要紧事宣布,也会召集众人在大堂里汇合。

东侧三间,分别是所副赵彦、所丞刘长有的值房,以及所内的档案室。

西侧三间打通成一间长厅,约有二十几个书办、匠头,在吏目的率领下处置公务。

西北角单有个小小的耳房,划归吴天赐私用。

大门左右的两间倒座都是库房。

茅厕则是在西南角。

这大致逛了一遍,又见过了赵彦、刘长有等人。

贾芸暗地里盘算了一番,算上赵彦、刘长有的长随、书办等人,林林总总竟有四十余人挤在这小小院落里。

真正有独立办公室的也只焦顺一人。

都道这做官必是起居八座威风无限,谁知衙门里竟如此逼仄。

他大致露出些意思,张诚便笑道“谁让咱们六部官儿多地少呢,若在地方上就要好多了。”

说着,便又领着他回了堂屋西间,列举了日常需要照管的公务。

待听说这小小个院子,竟掌控者十数万人的生计,数之不尽的财力物力,贾芸忙收敛了轻视,诚惶诚恐跟在张诚身边,看他如何处置。

当然,这倒有一半是装出来的,毕竟他也是个伶俐的,看的出张诚报出这十数万的数字,本身就存了敲打的意思。

不多时,焦顺自司里回来,见贾芸踏实肯学,心下也便少了担心,唤过他来吩咐道“你身份毕竟不同,还该去拜见一下政老爷才是,正好我这里有事要与政老爷商量,你陪着我过去走一遭吧。”

贾芸虽心中忐忑,却也知道这是在给自己露脸的机会,于是忙恭声应了,又寻了镜子整理衣冠。

后面张诚听了这话,心下却是不由暗叹,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做官——他自己来这里半月有余,可从未被焦顺带去参见上官。

不提张诚心下所思所想。

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