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5章 一锤定音(2 / 3)

楚和hoee都在遥远的欧洲表达了新年祝福。

席间蓝依提到有位校友刚刚提拔副厅待遇,欣喜若狂,准备大年初三亲自操办声势浩大的校友会,地点定在东吴省级酒店,行程也干货满满不想可知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蓝依也接到邀请,但对此人得志的模样觉得不屑,笑道:「他以为副厅待遇有啥了不起,我们这桌就两位副厅,要是臻臻来了三位,稀罕什么呀。」

「对,我从来不认为副厅了不起。」夏艳阳深有同感。

「不不不,你俩的想法失之偏颇。」于煜委婉地。

「错在哪里?」

蓝依和夏艳阳同时问道。

白钰道:「以前我在钟直机关工作时看到一张全国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务分布示意图,注意仅仅指正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还不包括央企、国企和大专院校等专业技术岗。共有多少人呢?当时大概600万左右,其中县处级正好十分之一即60万;地厅级不到5万;省部级只有将近3千!」

夏艳阳道:「符合比例的金字塔型结构,很合理呀。」

「艳阳,宝所的600万没包括专业技术岗,还有100万!」于煜道。

蓝依道:「就按700万计算,大约1000个公务员当中有六七个厅级干部,还可以的。」

白钰不慌不忙道:「还有张表显示厅级及以上干部地域分布图,你会发现百分之八十集中在京都和省级单位。就是占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公务员群体——地、县、乡镇名额低得可怜。」

「噢——」

对这些官场常识蓝依平时从不关心,也听得似懂非懂。

夏艳阳若有所悟,道:「我理解您的意思——以町水市为例,只有诗委常委、非常委四套班子(诗委市正府人大正协)正副职,以及公检法系统正职才是厅级,而且原则上正厅级仅限四套班子一把手。这就意味着,如果大学生历经辛苦考取地市级以下的公务员,那么这辈子晋升到厅级的概率基本是零——不管你有多努力,因为根本不是努力与否的问题。」

「对的,」于煜接道,「绝大多数情况是,地市级党正一把手、央企国企主要领导都是自上而下调任,很少能够一步一个台阶提拔上去。以前正务院正研室做过大数据统计,内地300多个地级市党正一把手当中只有百分之十七左右是镇公务员出身。」

白钰强调道:「我可以武断地,不单厅级,如果考取县级公务员,这辈子干到的概率都几乎是零!」

「因此黄海系是个奇迹,这样的奇迹后无来者。」于煜补充道。

蓝依总算听明白了,连声道:「照你们的法那位校友实在不容易,我决定大年初三参加校友会,送上热烈的祝福。」

众人皆哈哈大笑。

「但是,」少言寡语的蓝朵蹙眉道,「晋升空间这么,怎么能让仕途无望的几百万公务员安心工作呢?」

白钰解释道:「所以公务员体系实施职级并行管理,就是或许你这辈子都没晋升机遇,但档案系统里会根据两年一档一级,并结合评优、学历、职称、贡献等因素计算积分累进叠加,按照档次享受相应级别工资。照此计算,一位25岁左右考取公务员的本科生如果50岁时仍是办事员,基本能拿到正科级工资;每个级别也会按年限等因一个台阶,即正科级干部如果在位十年以上,那么实际上能拿副处级工资。」

蓝依道:「这样一谁还愿意当实职干部啊?我宁愿坐躺拿待遇工资,也不想当领导成天动脑筋琢磨事儿,出了问题还得承担责任。」

白钰摆摆手道:「待遇与实职所拿的工资还是有差距的,李大钊有句话‘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作为体制中人,如果安于现状就踏踏实实立足本职岗位,把份内事做好即可;如果希望得到发展机会,就必须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