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吾往矣!(2 / 2)

孙志军五指捏紧又松开,松开又捏紧,咬牙道。

这番话出口后,他没办法再去拦阻安江的举动。

那些大帽子,能把他压到窒息。

司机闻声,只能按下了开门按钮,海狮的车门缓缓打开。

安江一马当先,向着车外走去,面无惧色,便朝靠近的工人走去。

卢宏望着安江的背影,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沉默,但眼眸中,却露出了浓烈的钦敬。

这一刻,他陡然想起了,当初申时行在省纪委全体干部会议上,复述的那段自安江口中出来的话——得罪一人,不负六百万人!虽千万人,吾往矣!

申时行在那个时候,高度评价了这句话,认为全体纪委监委干部都应该有这样的觉悟,要坚定自身的人民立场,执掌好党纪党规这柄利剑,要敢于向那些与人民站在对立面的乱象亮剑。

那个时候,卢宏只以为这句话是简简单单唱高调,一场政治作秀而已。

但现在,他发现,安江不止是这么的,也还是这么做的!

面对这样的情况,不敢百分之百的官员,至少95以上的官员,都会选择转身离开。

无论离开的理由是什么,无论的有多么冠冕堂皇,但在面对问题,面对群众的时候选择离开,那就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是忘记了从人民中来的行为。

但安江做出的,是与这绝大多数人相反的选择!

这个年轻人的担当与勇气,是他们所根本没办法企及的。

他知道,如今在省纪委内部有很多声音认为安江之所以能够有如今的成就,是因为背后有靠山,朝中有人好做官。

但现在来,安江的一切,固然有雷万春等人的赏识成分在,可这些赏识,也都是安江用真刀实枪拼杀出来的。

不止是卢宏,这一刻,大巴车内,诸多人都思绪纷繁复杂。

甚至就连孙志军本人,在对安江深恶痛绝的同时,也从心底生出一种钦佩。

至少,他没有安江这样的勇气。

而在这时,安江已是走到了一众工人的面前,举起手中的工作证,沉声道:“我是省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副主任、派驻浔阳县矿难调查组副组长,安江!有什么问题,对我讲!”

一字一句,斩钉截铁,震聋发挥。

阳光照耀下,国徽与下方的纪检监察四个字,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