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求学之路太烧钱(2 / 2)

皇帝点头,觉得她的这些东西倒是新鲜,目光一扫到个熟人,礼部尚古棋力带着两个礼部的人快步上前拱手,整个东枢的学院都属于礼部在管,他们出现在这里也正常。

“古大人是来参观?”

古棋力拱手,乐呵呵的笑了,“今日问心学院报名这样的大事,我们自然是要来的。”

着朝文绵绵拱手,“王妃大才,这学院当真不错。”

眼见为实,这学院可比传言当中的更为周全,气派,他们还没挑剔出哪里不好。

一阵嘈杂声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原来是一个孩子死活要报名,家长应该是囊中羞涩,只能将其强行带回。

皇帝瞥了一眼文绵绵,“你这束脩不便宜吧?”

文绵绵老实点头,得知需要三百八十两,皇帝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你收这么贵就不怕把好苗子都挡在了学院之外?”

这是不是太奸了?

文绵绵笑了笑,“没办法,本钱就在这里,学习本来就是烧钱的,我详细的打听过一个孩子从启蒙到下场科考要花多少钱。”

皇帝挑眉,“来听听。”

文绵绵给他算了一账,“便宜的私塾,镇上的,一年束脩是二两银子,寻常农家咬咬牙都能供的起,聪明绝顶的孩子念五年可以下场考童生,这期间是就十两银子。”

“算他一次考中成为秀才,经过中间的几次下场考试再到进京赴考,需要八九年,就算八年,也算最便宜的私塾,需要十六两,是不是觉得很便宜?”

皇帝点头,觉得寻常百姓都能承担的起,二两银子一年很便宜了。

着不远处那些排队的人,文绵绵叹了口气,“这加起来的二十六两银子只有求学路上的九牛一毛。”

“首先是本的价钱,印刷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一个学子想要有所成得要多少,这次学院里最贵的是《二十四史广记》,我们收的是四十八两,其印刷的本钱就要十几两。”

一听本钱十几两就要收四十八两,皇帝觉得还是有点奸,很快就听文绵绵:“这个价钱的前提是这是在报馆的印刷作坊里面印出来的,除此之外还给了朝廷一钱。”